行走中国湿地城市 江西南昌守鹤汀凫渚 佑乐彼之园-ag凯发娱乐

行走中国湿地城市 江西南昌守鹤汀凫渚 佑乐彼之园

2023-09-16 22:08:54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滔滔赣江穿城而过,十余条河流纵横境内,数百个大小湖泊点缀其中——“一江十河串百湖”勾勒出南昌的生态轮廓。8月17日至19日,“生物多样性之美——‘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网上主题宣传“行走中国湿地城市”报道组走进江西南昌,徜徉清水绿廊之间,闻鸟啼溪鸣,看山水融城的诗意图景。

图源南昌市林业局

 

 

  一城清水,搅动一城“湿”意

  南昌,一座依水而建、缘水而兴的城市。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与其阡陌纵横的入湖水系一起构成了南昌湿地的“核心”与“骨架”。据统计,南昌全市天然水域及湿地总面积12.6万公顷,湿地率达17.5%。

  优越的资源禀赋为南昌这座“湿地之城”铺染了最靓丽的生态底色。2022年11月11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举行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颁证仪式,南昌正式跻身“国际湿地城市”行列。

  水与湿地,同生命、互相依。为更好地保护水资源,近年来,南昌持续以修复治污为抓手,细作“水文章”。

图源南昌市林业局

 

 

  沿着南昌高新区鱼尾洲公园的栈道向水而行,沿岸高高低低的绿植在清澈的水面中微微摇曳,总有鹭鸟掠过,水光潋滟。不曾想,眼前这片草丰水美的公园,几年前却是一处荒芜的鱼塘和粉煤灰堆弃场地。

  2018年,鱼尾洲公园启动建设,水底清淤、粉煤灰治理、湿地生态系统构建、水质净化处理等一系列工程,让这里的水“活”起来。位于艾溪湖至赣江南支的重要生态节点上,改造后的鱼尾洲公园更承担着自然生态净化作用。经过沉淀区、植物净化区、深浅净化塘区、稳定区四个区域强力净化,ⅳ类艾溪湖来水最终将以ⅲ类水进入赣江。

  鱼尾洲公园的蝶变正是南昌水治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南昌先后投入700多亿元用于城市水体的综合治理,紧盯重点河湖治理,以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为突破口,构建互联互通的大水系格局。数据显示,2022年,南昌全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9%;赣江、抚河、潦河等主要河流南昌段水质均达到ⅱ类,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和谐共生,续写“落霞与孤鹜齐飞”

  丰富的湿地资源,为鸟类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场所。作为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和中转站,南昌每年为全球数十万只水鸟、75%以上的东方白鹳和98%的白鹤提供了越冬栖息地。

  如何守护好这群湿地“精灵”?近年来,南昌始终坚持统筹推进湿地与候鸟保护工作,持续组织开展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

  说起鸟儿,南昌南矶乡的村民各个如数家珍。为有效保护好候鸟及其栖息地,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了“协议管湖”社区共管模式,与所在地南矶乡签订协议,让当地退网渔民管水位、管设施、管人为活动,为迁徙水鸟和原生物种提供优质栖息地。“协议管湖”让保护区子湖泊保持了对越冬水鸟的承载能力,也使得保护区内越冬水鸟数量峰值增加到以前的1.5倍。

图源南昌市林业局

  在南昌,保护湿地、保护候鸟的理念正不断深入人心,逐渐凝聚成为社会共识。

  在南昌高新区鲤鱼洲白鹤保护小区,最初由志愿者自发种植的300多亩莲藕,在鄱阳湖主湖区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为白鹤、小天鹅等候鸟提供了“避难所”和食物补充地。如今,保护小区管理模式已由志愿者为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自愿者参与的模式,通过“近自然”种植,保护小区人工湿地面积已扩大至1050亩,为候鸟提供了更开阔的栖息地。

  万鸟翔集、白鹭蹁跹。如今的南昌正以精心呵护,续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生态诗篇。

  建章立制,“一河一策”筑牢绿色屏障

图源南昌市林业局

  管好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离不开制度护航。为全力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自然资源,南昌一系列生态文明新举措频频发力。

  近年来,南昌不断完善相关湿地保护管理法规体系,先后颁布实施了《南昌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南昌市青山湖保护条例》等法规,制定出台了《南昌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形成“一河一策、一湖一法”、分级管理的保护管理模式,基本建立“以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为全市湿地保护修复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据统计,南昌市共有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际重要湿地,瑶湖、青山湖、青岚湖、军山湖4处省级重要湿地。依托城市内的湖泊河流,南昌还建立了多个集市民休闲游憩与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城市水体、湿地公园,水清、岸绿、鸟飞、鱼跃的城市生态新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南昌制定《关于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实施方案(试行)》,初步构建起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出台《南昌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构建责任明确、赔偿到位、修复有效、公开透明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逐“绿”而行,绿映城中。赣水之畔,鄱湖之滨,孕育出蓬勃生机,更孕育着无限发展动能。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王心婷 强慧娟 高波 吴家俊

  编辑: 王心婷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网站地图